“体寒”,以中医看,大部分叫做“虚寒”,就是体质虚且寒。
中医对于病情,可以用“八纲辨证”法说明,分成“阴、阳、表、里、虚、实、寒、热”这个八纲辨证。虚跟寒都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,所以我们就说这个人虚寒。
寒体质的人就怕冷,再加上虚就更怕冷了。长期处于寒性体质,女性会影响到生育、月经等,男性就会引发性功能障碍。
体寒是由于体质和生活习惯的交错而引起的症状,要想彻底治疗体寒,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,但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留意,并且长久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,就能有效地防治体寒。
身体中的热量大部分是由“肌肉”产生的,特别是通过下半身肌肉的“使用”,能够有效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,从而达到体热的效果。平日里,可尽量用脚尖站立,拉伸拉伸手指,血液循环流畅了,体寒也就得到了有效预防。
典型症状
轻度体寒症状
1、怕冷,手脚冰凉
2、容易感冒且感冒恢复期长
3、生理期经痛严重,腹部有垂坠感
4、面色暗淡,无血色
5、易疲劳,关节部位易酸痛
6、睡眠质量差,睡眠浅
符合以上3项即可视为轻度体寒。
中度体寒症状
1、口腔内易发炎,易长口疮
2、容易便秘,经常觉得肚子涨
3、生理期紊乱,天冷后易延期或量少
4、皮肤干燥易干裂
5、脚后跟易干裂,脚部血液循环差
6、爱吃水果、冰激凌等冷食
符合以上3项以及以上,为中度体寒症状。
重度体寒症状
1、尿频尿液不易排出
2、下半身水肿严重
3、睡一夜手脚都仍冰冷
4、起床时手脚发麻
5、经常感到疲倦,四肢发酸,没有精神
6、经常感到胃胀气
符合以上3项以及以上,为重度体寒患者。
按摩六大穴位,帮你改善体寒
身体的寒以小腹为中心,所谓“擒贼先擒王”,暖好小腹有助于暖全身。小腹处有两个暖身穴,一是关元穴,在肚脐正下面四个横指的距离;二是气海穴,在肚脐以下大概两个横指的位置。
此外,“命门肾火为生命之源”,怕冷的人可以将双手搓热,揉搓背后腰眼处的命门穴和肾俞穴。
还有足三里和涌泉穴。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,外膝眼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的位置。
而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,就是当脚屈趾时,脚底前凹陷处。
针对以上这几处穴位,每天可以用点、按、揉的方式按摩15~20分钟,能够温经散寒,活血暖身。
体寒吃什么好?
1.西洋参
体寒的人群多半都伴有气血运行不通畅的情况,因此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,应该尽量多吃一些具有补气功效的食物。比如西洋参,它不仅具有补气的功效,同时性质平和,补而不燥,在平时也可以单独泡水喝。
2.芝麻、花生
芝麻花生类食物也是这类人群在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,在芝麻以及花生中,都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E以及多种营养,同时还可以促进人体对维生素B的吸收,从而加强神经对抗寒冷的能力。维生素e还有扩张血管的作用,可以加强肢体末梢儿的血液循环。
3.洋葱、辣椒
一些可以帮助人体产生热量的食物是绝对不能少的,因此对于体寒的人吃什么好这个问题,不妨多添加这些食物。比如洋葱、辣椒等,这些食物不但可以帮助身体产生足够的热量,同时还能促进血液循环。